元日游戏怎么玩
1、10月31日的发布会上,有一款叫《对马岛之鬼》的游戏公布了。这款游戏以1274年元朝和日本之间的“文永之役”为背景,玩家在其中会扮演一位日本武士。游戏的氛围做得相当不错,有些镜头亦真亦幻,我当时就想:说不定这故事是讲武士战死后成了鬼魂,因为怨念纠结而一直徘徊于战场,在无尽的杀戮中不得超脱……之类的。
2、发布会当时,我只是对这款游戏本身挺期待的,但没想到后来这游戏还引起了另一个话题。《对马岛之鬼》的新闻在我站似乎引起了热烈讨论,因为一些朋友对于游戏所取材的那段历史有点敏感。但那段历史到底是怎样的。原本的新闻来不及展开说明,下面我们对这段历史做个简单的梳理,各位朋友看完之后再敏感不迟。
3、1274年,蒙古帝国的版图已横跨欧亚,不过内部也陷入分裂——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“大元”成立元朝,其他蒙古汗国也各自为政。1274年时,忽必烈还没征服南宋,但除了南宋,他还有一个目标是日本。关于忽必烈想征服日本的原因,现在有很多说法:有说是因为马可波罗的《东方见闻录》里把日本形容成黄金遍地、多产宝石的地方;有说是因为南宋和日本一直保持外交,忽必烈想征服日本夹击南宋,在当时忽必烈的认知中,日本似乎位于南宋的东边,其实日本的位置在更北的位置……。反正人家祖宗都说要“让太阳照到的地方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”,征服是蒙古铁蹄的本质,总之忽必烈是盯上日本了。
4、在对日本正式用兵之前,忽必烈先后6次派出使节,希望与日本“通好”,主要传达的意思是:周围其他国家都与我建交,时不时来朝贡,而贵国至今还没有来朝过,是不是该来了。第二次遣史的通牒中写道:“冀自今以往,通问结好,以相亲睦,且圣人以四海为家,不相通好、岂一家之理哉、至用兵、夫孰所好。
5、”最后这句的威胁意味已经昭然若揭。而日本那边一直没给回应,一方面是日本朝廷内部力主反对,一方面也是受到南宋的影响。于是在1274年,元朝联合附属国高丽向日本发兵,史称“文永之役”。
元日游戏怎么玩
1、据元史、高丽史记载,出征人数~人,船只726~900艘。10月5日,元军进攻对马岛,对马守护代·宗资国,据说只以80多名骑兵迎战,迅速被击溃。10月14日,元军进攻对马岛南方的壹岐岛,守护代平景隆以100多骑兵迎战10月16日~17日,元军向肥前沿岸一代进攻……。但在登陆日本本土后,元军的战线拉长,单一战场失去兵力优势,在赤坂、鸟饲潟等地遭到日军抵抗。
2、而且元军远征日本,自身损失无法得到补充,战局对他们越来越不利。当时高丽国将军金方庆认为应该背水一战;而元朝将军忽敦认为“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”,语出《孙子兵法》,当时元军力量不及日本本土军力,而且士兵疲敝,再打下去绝不是明智选择。
3、10月21日,元军大部从九州博多湾撤退。关于元朝战败撤退的理由,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:台风。也就是日本所谓的“神风”。
4、日本教科书中记载,元军在确定陆上战局优势后,退回船上等待天明再战,没想到夜里遭遇台风,不得不败退……但这个说法遭到很多质疑——既然元军在陆上已占据优势,为何要退回船上。《高丽史》中记载的则是军队苦战不利,在撤退过程中遭遇暴风雨。但有日本学者在考察过去统计资料后发现,这一时期并没有台风的记录,因此推测元军所遭遇的可能是其他恶劣天气。
5、而《元史》对于这整一场战争的记载都不多,只说元军攻入日本,掳掠一番后就回国了。左副都元帅刘复亨说遭遇了10万倭军抵抗而战败;右副都元帅说他们率2万军队攻打了对马、壹岐等岛,但没有提到从博多湾登陆后的战事……需要说明的是,元军在远征之前就已考虑到了台风的因素,在出征之前,元朝朝廷内就有人谏言:日本隔海,途中还有台风,远征不利,而且即便征服了日本,隔着海也不便于统治,对元朝自身没多大益处。由此来看,“台风导致元军撤退”的说法并非确凿。但这个说法的确很吸引人,镰仓时代的官方说法中就把这台风称为“神风”,说这是神的庇佑、神威的体现。